包拯孙钦,靖康之乱自庐州合肥徙句容,再徙江阴之西顺乡。七世孙天麟,入元不仕,隐居著书於此,邑人号其乡曰文林,文林族人以天麟为始祖。卷首谱序、包孝肃公传记、祠堂记、墓志铭等,卷一至七世系,卷八文传,卷末诰命、祠图、祖训、居家规则、守身要言等。族人包炎民将军,抗战间殉国。李绂、沈德睶作序,且有曾巩、岳飞、张瀚、方苞、张简、潘祖荫等撰文。
始迁祖伯玉,清康熙间自慈溪官海卫迁居鄞县鄞江桥。谱载序、世系图、世次录、寿文、跋等。
参见民国肃雍堂木活字本《平陵包氏宗谱》条目。存卷为传、像赞、行实、矦等。
谱以北宋包拯为一世祖。三世祖省一生子五:肜、胜、膑、胙、膴。次子胜携膑、膴二弟,落籍於溧阳城西,分别为山南、燕山、包庄支祖。卷四系图,卷十五艺文志,馀卷皆世表。内有宋朱熹、明邹德溥、顾宪成等撰文。
谱存行传。是族居浙江诸暨。
参见清包正礼修《云阳包氏重修族谱》条目。卷一谱序、凡例、家训、像赞、系图,卷二至四年表。
始祖溯至宋代名臣包拯之父令仪。九世 由河南迁常州,十五世让元明间转迁崇明县,传至十七世孙子富,明永乐间始徙丹阳包港桥。卷一家规、名宦录、传、捐项人名录,卷二世系,卷三至十年表。
参见清包泰修《包氏旌义宗谱》条目。卷一谱序、诰命、祭祀、祝文、家法等,卷九行传,卷十四、十五寿序。
参见清包泰修《包氏旌义宗谱》条目。卷二世系,卷三、八、九世传,卷十五墓图、祀产等。
参见清包泰修《包氏旌义宗谱》条目。存卷为墓图。
Copyright © 2000-2022 中国家谱网 www.hebi168.com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国家谱网工作室